健康中国 我们行动 持续发力大健康赛道
健康公平不仅是在生病时公平地获得医疗保健资源,更是如何健康地生存并获得追求人生幸福与生命尊严,以及如何发挥潜能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健康不仅包括临床健康,也包括精神、社交、情感、环境等多方位的健康。目前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承受能力等问题成为解决健康资源不公平挑战的最大障碍。这时,推广使用数字友好技术,从经济广度来说可以通过全面提升经济基础以获得解决公共卫生服务成本问题,而即便单纯从卫生体系角度,也可通过降本增效目标及资源精准投放,减轻甚至解决贫穷、人力和投入不足的问题。系统性非故意偏见。这种健康不公平的问题是原发性的、有统计数据支持的,但是并不是某种故意行为造成的。为此,可以尝试通过“数字友好健康指数”重新构建解决系统性非故意偏见问题的社会标准,利用数据和数字友好技术来制定行动方案并监测方案的实施,考虑实现更广泛基础公平的需要,“数字友好健康指数”可以不受民族、年龄、性别、区域和身份歧视。
环境问题受制于自然环境自身的变化,人类活动所带来的气候变化被认为是21世纪公共卫生最大的威胁。数字友好技术在环境友好和气候友好等领域的应用,对构建人类健康环境生态具有重要价值。大健康领域的脱碳。医学伦理遵循不伤害原则,减少碳足迹是大健康整体产业链的重要目标,不少地方已经自发开展减碳行动。与此同时,追踪碳足迹不仅牵涉到对整体经济全体单元的碳排放分析,也与产品采用不同技术路径的碳排放分析有关,因此,选择实现同样技术目标的最优碳排放路径,同样需要数字友好技术的指导。医疗基础设施中断风险的控制。另外,气候变化会引发自然灾害,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也要做好应急预案,在洪水、干旱、火灾和风暴中响应医疗服务要求,甚至包括在突发事件中,允许在家里和或者其他安全地点如小型卫生所进行虚拟咨询、远程手术或指导手术,这也是数字友好技术促进大健康领域发展的题中之意。